截基盾蕨概述
截基盾蕨(学名:Neolepisorus truncatus Ching et P. S. Wang)是水龙骨科、盾蕨属土生中型蕨类植物。植株高可达36厘米。根状茎长而横走,疏被片鳞片;鳞片卵形,渐尖头,淡棕色,质薄而透明。叶远生;叶柄纤细,灰禾秆色,光滑;叶片长卵状三角形,尖渐头,基部楔形,稍内弯,全缘,新鲜时侧脉间叶肉呈淡黄色,上面光滑,下面沿主脉两侧疏生褐色,透明的卵状披针形小鳞片;鳞片边缘有长刺突起。侧脉明显,近平展,孢子囊群小,圆形,每对侧脉有一行,远分开。
分布于中国贵州(安顺、紫云、印江)、广西(凌云)、湖南(黔阳、永顺)。生长在海拔1500米的荫湿的石灰岩缝中。
截基盾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,美丽的观叶植物。截基盾蕨全株入药,有清热解毒,止血之功效。治跌打损伤,尿血、劳伤出血、刀伤、水肿等症。
截基盾蕨的形态特征
土生中型蕨类植物。 [2]植株高36厘米。根状茎长而横走,粗约2.5毫米,疏被片鳞片;鳞片卵形,渐尖头,淡棕色,质薄而透明。叶远生;叶柄长24厘米,粗1.4毫米,纤细,灰禾秆色,光滑;叶片长卵状三角形,长约15厘米,基部宽6. 6-7厘米,尖渐头,基部楔形,稍内弯,略下延于叶柄顶部,全缘,干后革质,淡绿色,新鲜时侧脉间叶肉呈淡黄色,十分美丽,上面光滑,下面沿主脉两侧疏生褐色,透明的卵状披针形小鳞片;鳞片边缘有长刺突起。侧脉明显,近平展,相距8毫米。
孢子囊群小,圆形,每对侧脉有一行,每行1-3个,远分开。
截基盾蕨的生长习性
截基盾蕨分布于中国湖南(黔阳、永顺),贵州紫云分布区。
截基盾蕨的产地分布
生长在海拔1500米的荫湿的石灰岩缝中。截基盾蕨在中国贵州、分布于石灰岩山区,常生于林下或灌木丛下的石灰岩上,为喜钙性植物,喜温暖,湿润气候。海拔1161米,年均温15.3℃,1月均温5.7℃,7月均温22.8℃,年均降水量1325.2毫米,无霜期271天;荔波分布区,海拔432.9米,年均温18.3℃,1月均温8.6℃,7月均温26.4℃,年降水量1339.4毫米,无霜期286天。分布区截基盾蕨常成片生长,并伴生狭基巢蕨,疏齿铁角蕨等,但无林木庇护处则生长不良。
截基盾蕨的繁殖方式
孢子的采集试验:用孢子采集自1991年从贵州紫云猴场引种栽植的植株。8-10月,截基盾蕨孢子相继成熟。孢子成熟后,将孢子叶片分批剪下,装于硫酸纸袋内,封好口,放于通风干燥处,2天-3天后孢子从孢子囊中自然弹出,掉在袋内,抖出叶片.立即播种,如不能立即播种,可装于试管或小广口瓶内,放于4℃冰箱内保存至翌春播种。
播种基质的准备及处理:用1/2草木灰,1/2河砂,1份过筛腐殖土,1份过筛园土,四者混匀,装于花盆内或播种厢内,稍振动,使盆土紧实,平整,盆土装至盆容量的2/3为宜。然后放一层吸水纸,用沸水喷淋,以盆底出水或盆边发热为限,以灭菌消毒,杀死其它植物(如苔藓、藻类等)。用平板玻璃或塑料膜盖住盆口,以防其它杂物进入。
播种及管理:待盆土冷却至室温后,揭开盖玻或塑膜,揭去吸水纸,观察土壤湿度,如湿度过饱和,可再放置1-2小时,使湿度降至80-90%左右时,便可播种。播种时将孢子(含部分囊壳)均匀地播入基质上,播种量以基质上隐约可见褐色孢子(含囊壳)为限。播种后再用平板玻璃或塑料膜盖住盆口,以保湿和防止其它杂物进入。将播种盆放于无阳光直射而散射光充足的地方培育。培育期经常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,可将盆放于浅水中浸润,也可用细孔喷壶小心喷淋。在温度18-24℃时,15-17天用显微镜可见孢子萌发,见到丝状体;30天后可见绿色原叶体;4个月后长出幼孢子体。培育1年,幼孢子体2厘米-3厘米时,便可移栽。
截基盾蕨的栽培技术
除草:截基盾蕨生长比较缓慢,田间易滋生杂草,尤其是幼孢子体移栽地,为此应勤浅耕除草,保持地面疏松无杂草,以使植株旺盛生长。
浇水: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,以满足植株生长的阴湿条件。
施肥:如种植基质施有较多的腐殖土,生长中可不用追肥,也可根据生长情况每年薄施1-2道油枯水。冬季疏松根际土壤,每株施一把钙镁磷肥和腐殖土混合肥,以利来年生长。
越冬保护:截基盾蕨在中国贵阳露地栽培能安全越冬,不需特别保护。对作观赏用途植株,为使植株青绿,冬季可剪去自然枯黄叶片,盆栽植株搭高棚,塑料薄膜覆盖,露地栽培可用树叶、杂草等覆盖,来年揭开覆盖物。该项技术措施可使植株萌芽多,株丝大,增加生物量,且盆栽植株能四季常青。
截基盾蕨的主要价值
观赏:截基盾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,美丽的观叶植物。
用药:全株入药,有清热解毒,止血之功效。治跌打损伤,尿血、劳伤出血、刀伤、水肿等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