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银木概述
金银木(拉丁学名:Lonicera maackii (Rupr.) Maxim.)又名:金银忍冬,忍冬科忍冬属植物,生于林中或林缘溪流附近的灌木丛中,海拔达1800米。茎皮可制人造棉。花可提取芳香油。种子榨成的油可制肥皂。分布于朝鲜、日本、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。
金银木形态特征
金银木为落叶灌木,高达6米,茎干直径达10厘米;凡幼枝、叶两面脉上、叶柄、苞片、小苞片及萼檐外面都被短柔毛和微腺毛。
冬芽小,卵圆形,有5-6对或更多鳞片。
叶纸质,形状变化较大,通常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稀矩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,更少菱状矩圆形或圆卵形,长5-8厘米,顶端渐尖或长渐尖,基部宽楔形至圆形;叶柄长2-8毫米。
花芳香,生于幼枝叶腋,总花梗长1-2毫米,短于叶柄;苞片条形,有时条状倒披针形而呈叶状,长3-6毫米;小苞片多少连合成对,长为萼筒的½至几相等,顶端截形;相邻两萼筒分离,长约2毫米,无毛或疏生微腺毛,萼檐钟状,为萼筒长的⅔至相等,干膜质,萼齿宽三角形或披针形,不相等,顶尖,裂隙约达萼檐之半;花冠先白色后变黄色,长1-2厘米,外被短伏毛或无毛,唇形,筒长约为唇瓣的1/2,内被柔毛;雄蕊与花柱长约达花冠的⅔,花丝中部以下和花柱均有向上的柔毛。
果实暗红色,圆形,直径5-6毫米;种子具蜂窝状微小浅凹点。
花期5-6月,果熟期8-10月。
金银木地理分布
金银木产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三省的东部,河北、山西南部、陕西、甘肃东南部、山东东部和西南部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北部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西北部和西南部(新宁)、四川东北部、贵州、(兴义),云南东部至西北部及西藏(吉隆)。朝鲜、日本和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。
金银木生长习性
金银木喜光,耐半阴,耐旱,耐寒。金银木喜湿润肥沃及深厚之土壤。
金银木性喜强光,每天接受日光直射不宜少于4小时,稍耐旱,但在微潮偏干的环境中生长良好。金银木喜温暖的环境,亦较耐寒,在中国北方绝大多数地区可露地越冬。环境通风良好有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顺利进行。
金银木生长强健,对光照、土壤、水分、温度等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力。在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西北地区的庭园内均可栽培,以供观赏。金银木喜光,亦耐阴,在郁闭度为0.5的树冠下仍能开花、结果,正常生长,是难得的耐阴性观花观果树种,所以不仅可以种植在向阳处,建筑物北侧、疏林下等蔽荫处也可种植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耐旱、耐瘠薄,对城市土壤适应性较强。
金银木观赏价值和园林用途
金银木枝条繁茂、叶色深绿、果实鲜红,观赏效果颇佳。
金银木花果并美,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。春天可赏花闻香,秋天可观红果累累。春末夏初层层开花,金银相映,远望整个植株如同一个美丽的大花球。花朵清雅芳香,引来蜂飞蝶绕,因而金银木又是优良的蜜源树种。金秋时节,对对红果挂满枝条,煞是惹人喜爱,也为鸟儿提供了美食。在园林中,常将金银木丛植于草坪、山坡、林缘、路边或点缀于建筑周围,观花赏果两相宜。
金银木栽培技术
金银木生性强键,病虫害少,适应性强,不择土壤,且栽培管理简便。移栽可在春季3月上中旬或秋季落叶后进行,定植前施充分腐熟堆肥,并连灌3次透水。成活后,每年适时灌水、疏除过密枝,根据长势可2至3年施基肥一次。从春季萌动至开花可灌水3至4次,虽然金银木耐旱,但在夏季干旱时也要灌水2至3次,入冬前灌冻水一次。
金银木稍耐旱,在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中生长良好。除在定植时给植株施用适量猪粪作为基肥外,生长旺盛阶段还应每隔半月追施一次液体肥料。金银木性喜强光,每天接受日光直射不宜少于4小时,其在疏荫的环境中生长良好。环境通风良好有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顺利进行。
金银木每年都会长出较多新枝,因此应该将部分老枝剪去,以起到整形修剪、更新枝条的作用,如此处理也有助于生产出品质优良的金银木插条。
春季移栽,栽种时施以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。根据长势,每2至3年在植株根系周围开沟施一次基肥。从春季萌动至开花灌水3至4次,夏季干旱时也要注意浇水,每年的入冬前浇一次封冻水,即可正常生长,年年开花不断。
金银木的修剪整形都应在秋季落叶后进行,剪除杂乱的过密枝、交叉枝以及弱枝、病虫枝、徒长枝,并注意调整枝条的分布,以保持树形的美观。